您好,欢迎来到会员旅游网。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网络中国节·中秋】志丹县:让文明成为红色旅游的“最美底色”

【网络中国节·中秋】志丹县:让文明成为红色旅游的“最美底色”

会员旅游网 2025-10-01
导读十月的志丹,丹霞染彩映红韵,青山含翠迎游人。随着十一黄金周的到来,保安旧址、刘志丹烈士陵园、永宁山、猫巷峡谷等景点客流如织,红色研学追忆峥嵘、生态探秘亲近自然、民俗体验感受风情,成为游客首选。而比美景更动人的,是浸润在红色旅途里的文明新风,让“红都、将军故里”的假期时光,既有红色文化的厚重,更有文明出行的暖意。9月30日上午,刘志丹烈士陵园内松柏苍翠、庄严肃穆。入口处,游客们循着地面清晰的指引标识,自觉排成整齐队列,交谈时压低声音,无人推搡、无喧嚣嘈杂。纪念馆中,志丹县城关小学教育集团的

十月的志丹,丹霞染彩映红韵,青山含翠迎游人。随着十一黄金周的到来,保安旧址、刘志丹烈士陵园、永宁山、猫巷峡谷等景点客流如织,红色研学追忆峥嵘、生态探秘亲近自然、民俗体验感受风情,成为游客首选。而比美景更动人的,是浸润在红色旅途里的文明新风,让“红都、将军故里”的假期时光,既有红色文化的厚重,更有文明出行的暖意。

9月30日上午,刘志丹烈士陵园内松柏苍翠、庄严肃穆。入口处,游客们循着地面清晰的指引标识,自觉排成整齐队列,交谈时压低声音,无人推搡、无喧嚣嘈杂。纪念馆中,志丹县城关小学教育集团的学生们佩戴鲜艳的红领巾,在讲解员的带领下静静聆听着刘志丹的故事,稚嫩的脸庞满是认真。

志丹县城关小学教育集团城关小学校区教师 刘媛慧:这不仅是一次纪念,更是一堂生动的历史课、生命课和价值观课。回到课堂,我会用更适合孩子的方式,引导学生们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红色血脉引客来,八方游人聚红都。不少外地游客专程奔赴志丹,在保安旧址触摸历史印记,在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旧址感悟奋斗精神,在沉浸式红色体验中汲取前行力量。如今的志丹,正以厚重的底蕴为魂、秀美的自然生态为韵,奏响“红色旅游+文化传承”的双节交响,成为全国游客追寻红色记忆、致敬先烈的“精神打卡地”。

外地游客 魏全:有首歌就叫“正月里来是新年,陕北出了个刘志丹”非常非常有名,所以我要来到这里。刘志丹在我心中有很深的印象,他在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最艰难的时刻,为我们红军提供了一个落脚点。所以我们红军能在陕北打下根据地,从这里走到西柏坡,走到北京,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

更让魏全惊喜的是,这座红色小城的文明风貌远超预期。近年来,志丹县把黄金周的服务经验转化为常态化举措,坚持以游客为中心,持续升级运营管理、强化服务保障,用丰富的旅游产品、成熟的业态布局提升体验感,也让文明旅游成为景区标配。

外地游客 魏全:陕北很偏僻的地方,但没想到景区建设的这么好,你看绿树成荫的,尤其卫生条件,地下我都没看到一个纸片,也没看到一个烟头,非常非常的干净。这个英雄的城市给我感觉心情非常好,希望以后能多多来到志丹县。

“红都、将军故里”的文明新风,不仅体现在环境的整洁,更藏在游客对历史的敬畏里。近几年,刘志丹烈士陵园的游客量逐年增长,但不文明现象却越来越少,肃穆氛围成了大家共同守护的“财富”。

志丹陵园管理所讲解员 袁蓉:游客们会自觉放轻脚步瞻仰题词碑,敬献花篮时轻轻整理缎带、参观展陈也不触摸文物。常有家长轻声给孩子讲述“刘志丹与百姓鱼水情深”的故事,文明在缅怀中自然传承。从需要引导到主动践行,这份转变正是人们对先烈的崇敬之心,转化为了实实在在的文明行动,如园内松柏般一直常青。

接下来,志丹县将继续深挖本地红色文化资源,创新开发融合文明旅游元素的红色主题文创产品,让游客带走的不只是红色记忆,还有文明理念,更让“文明”不仅是旅途里的风景,更是志丹红色旅游中最闪亮的标识。

Copyright © 2019- vivp.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