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油站后边的山头就是敖包山,也是当年日军的地下工事之一,但是尚未开发,无经验者切勿擅自进入。万人坑遗址现位于陈尔虎旗境内。是日本人为了掩埋修筑海拉尔要塞被饿死、累死、病死和的中国劳工而挖的大坑。海拉尔要塞工程结束时,日军仍未放过这些劳工,他们将劳工分批集体杀、活埋。实际上的数量超过万人。至今地面仍可见大量劳工白骨、牙齿,令人发指。如今,虽然一切已成过去。但是,战争给亿万国人心目中留下的阴影……[详细]
发布时间:2024-10-18
-
海拉尔农业发展园区位于奋斗镇东山上,占地10平方公里,2007年9月开工建设。园区分为生产区、生活区、休闲度假区、出口加工区、贸易区等五个功能区,集种植、仓储物流、出口加工、旅游观光、业务培训于一体,是我国北方高寒地区设施农业的典范。建成后的海拉尔区农业发展园区将简称集“产业、基地、科技、生态”四位一体的现代化农业和生态观光相结合的复合型园区。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农业发展园区位于奋斗镇东山上,占地10……[详细]
发布时间:2024-10-18
-
成吉思汗广场,它以成吉思汗名称命名,是至今为止内蒙古自治区境内最大的广场(与锡林广场并列),也是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广场总占地面积25.5公顷,北起胜利大街,南至和平大街,东接呼伦贝尔电业局,西接诺敏路。壮观,宏伟,引不少本地市民和旅游者到此。成吉思汗广场分为历史文化区、水上活动区、喷泉广场区等七个功能区。六二六小河环行全场,碧流九曲宛若玉带;廊桥、曲桥、拱桥、虹桥、索桥飞虹凌波;……[详细]
发布时间:2024-10-18
-
中俄蒙国际冰雪乐园于2011年投入建设,是中俄蒙文化创意产业园内重要的功能区之一,项目面积12000平方米,集娱乐性、观赏性、体验性、参与性于一体,致力于打造世界最大的四季冰雪乐园。园区内包含五大区域:儿童游乐区、蒙元风情区、俄罗斯风情区、中式园林区以及滑冰区,可以满足不同游客的冰雪娱乐需求,让游客不仅可以体验呼伦贝尔原生态的自然景观和浓郁的民族风情,同时也能在一年四季体验“看冰雪、玩冰雪”的热情……[详细]
发布时间:2024-10-18
-
哈克火车站是一栋白色的建筑。沿铁路向东走2千米左右,有一片很辽阔的草地,四面环山,一条小河弯弯曲曲点缀在其间,河边生满了茂密的柳树,带上帐篷的话,可以在此处露营,听听树丛里百灵鸟儿鸣叫的声音,支上钓竿钓上几条当地人称为“柳根儿”的小鱼,会有一种融入自然的感觉。介绍因为哈克乡尚未开发,所以景色、民风都是原汁原味儿的。交通到达哈克很方便,海拉尔客运站有直达哈克的班车,乘坐去往牙克石方向的长途客车也路过……[详细]
发布时间:2024-10-18
-
介 绍 凤凰山庄位于牙克石市东南8公里处,距海拉尔95公里,是冬季的滑雪胜地。 凤凰山是大兴安岭的一个小支脉,海拔900米,积雪期长达五个月。这里环境清幽,建筑极有特色,苍松翠柏之间,一座座欧式风格的红顶小屋,在皑皑白雪的映衬下,十分醒目。 山庄内有别墅区、滑雪区、跑马场、水上乐园以及野生动植物养殖场,足以让你尽兴而归。 餐 饮/住 宿/购 物 山庄内有各式各样的别墅,可以同时容纳100人住宿,……[详细]
发布时间:2024-10-18
-
呼伦贝尔民族博物馆是全市唯一的一所综合性博物馆,其前身是呼伦贝尔盟文物管理站和呼伦贝尔盟展览馆,馆舍为庭院式仿古建筑,建筑总面积1.3万平方米,有三层展厅,展览面积4500平方米,一楼展览为《洒落在草原上的珍珠--蒙古族文物精品展》、二楼展览为《中国北方游牧民族摇篮》、三楼展览为《北方狩猎与游牧民族家园》。现有馆藏文物万余件。博物馆着重对东胡、鲜卑、室韦、蒙古的考古学研究,并注重对达斡尔、鄂温克、……[详细]
发布时间:2024-10-18
-
维纳河疗养区坐落在大兴安岭中段西麓的维纳罕山脉北侧群山中的一块草坪上,海拔1070米,距草原城市海拉尔158公里。维纳河疗养院风景秀丽,这里三面环山,一面临河,原始樟子松和杨桦林相映衬,青松苍劲,桦林葱郁,绿草茵茵,鲜花簇簇,飞龙、野鸡、沙半鸡忽尔飞越树梢,还有雄鹰翱翔天空,獐、狍、鹿、黑熊、狼、狐狸、野兔,兽迹踪踪,山上可采到红豆、蕨菜、野韭菜、山杏和数十种名贵药材,维纳河里有水獭、鲤鱼、鲇鱼和……[详细]
发布时间:2024-10-18
-
中俄蒙文化创意产业园位于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由呼伦贝尔中俄蒙文化置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项目已被列为内蒙古自治区文化旅游产业重点项目。园区立足中俄蒙古三国交界处,致力于打造呼伦贝尔国际知名文化旅游集散地,使其成为中国东北地区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大型文化旅游创意产业集聚区。项目占地9.5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6.9平方米。中俄蒙文化创意产业园集文化产业发展中心、旅游集散中心、中俄蒙艺术博物馆集群……[详细]
发布时间:2024-10-18
-
断桥呼伦贝尔海拉尔断桥原称伊敏桥,是日军侵占海拉尔期间,于1933年动工修建,1935年竣工,为钢筋混凝土与钢板梁联合结构。桥长200米,是当时海拉尔贯通伊敏河东西的唯一的一座永久性公路桥梁。1945年8月9日,苏军进攻海拉尔要塞。日军为阻止苏军合围,将大桥两端炸毁,此次战役后断桥成了残桥的名称。……[详细]
发布时间:2024-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