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鄂尔多斯文化旅游村位于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地处蒙宁交界处的西鄂尔多斯草原,西靠美丽富饶的宁夏平原,东依古老的鄂尔多斯高原。这里距鄂托克前旗敖勒召其镇60公里。距银川68公里,是以内蒙古独特的草原风光为依托,鄂尔多斯民俗文化为核心的综合性旅游观光度假区,为国家4A级景区。苏勒德祭台鄂尔多斯文化旅游村 鄂尔多斯文化旅游村汇集了鄂尔多斯市81种风格各异的苏勒德祭台,景区内建有具蒙汉建筑风格的鄂尔多……[详细]
发布时间:2024-10-18
-
鄂托克前旗城川镇东南18公里处,发源于陕西省白宇山北麓的无定河流过,冲刷出了一条大峡谷。鄂尔多斯沙漠大峡谷位于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城川镇大沟湾村,是萨拉乌素河流经(也称无定河)鄂前旗境内的一段河流,河道弯多沟深、迂回曲折从毛乌素沙漠中穿过,有沙漠峡谷之雄奇。……[详细]
发布时间:2024-10-18
-
三段地纪念馆位于鄂托克前旗敖勒召其镇三段地社区,展馆占地面积2538平米,是内蒙古自治区第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纪念馆展览陈列分为红色政权、团结抗战、投身三大部分,以浮雕、展板、陈列的形式集中展现了三段地根据地历史。展厅里,鲜红党旗下习仲勋、--两位卓越的主义者和民族工作领导人和蒙古族群众共同携手并进的场景的大型雕塑,向所有人诉说着三段地根据地蒙汉群众力……[详细]
发布时间:2024-10-18
-
城川镇是古河套人的发祥地和萨拉乌素动物化石群的集聚地,也是汉唐和西夏文化的繁荣地,又是0在内蒙古地区开辟最早的革0据地之一。城川镇位于蒙、陕、宁交界处,内蒙古的最南端,素有自治区“南大门”之称。2005年9月与原珠和苏木、二道川乡合并建立起了新的城川镇,相同的名字赋予了不同的内涵,特色产业、区位优势和旅游资源突显。下辖29个嘎查(村),126个农牧业社,共6054户,人口2.22万人,占全旗农牧业……[详细]
发布时间:2024-10-18
-
在鄂托克旗境内的“百眼井”是一个千古之谜。百眼井,蒙语称“敖楞瑙亥音其日嘎”,用汉语讲就是“众狗之井”。在一望无际的大平梁上,有一东北向西南沿伸的凹形地带,长约300米,宽约100米的地上,分布着以10米左右的间距展开的80多眼水井。而原来这里有108眼井,因废弃多年,部分已被沙土淹没。 百眼井是千古之谜,有三个理由。一是得名之谜,蒙古族牧民称其为“众狗之井”,这是何意?这些井是一群狗刨挖出来的……[详细]
发布时间:2024-10-18
-
在茫茫的毛乌素沙海中,有一处天然的历史名胜,古往今来,她以神奇的传说、怡人的风景、永恒的绿色和清凉纯洁的古榆圣水,款待过国内外千万游人,这就是位于我旗珠和苏木西部巴彦希里嘎查境内的榆树壕。古老的鄂尔多斯民歌《六十棵榆树》中:远望着郁郁葱葱的六十棵榆树哟,虽然年年大旱还是那样繁茂翠绿;远望见青烟缭绕的吉仁希布尔(溪水)哟,东西两面的风水都让它独占了呀!,歌唱的就是这块风水宝地。榆树壕东西宽2公里,南……[详细]
发布时间:2024-10-18
-
本世纪四十年代,我国考古家裴文中先生在他的著作中首次使用了河套人和河套文化(即萨拉乌素文化)两个中文名词,从此,大沟湾一鸣惊人。此后的三十年间,内蒙古自治区考古学家汪宇平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两位考古学家裴文中、贾兰坡等先后多次来到这里进行了深入、系统的考古研究,共发现河套人化石10多件、旧石器100多件。河套人及遗址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所处地理位置重要,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和科研价值……[详细]
发布时间:2024-10-18
-
延安民族学院城川纪念馆位于鄂托克前旗城川镇城川中学校园内,占地面积60余亩。该旧址也是1945年2月伊盟工委的所在地。1941年9月,0西北局受委托,为广泛发动各民族的抗日运动,在延安大砭沟成立了民族学院。1944年4月由于工作需要,由延安迁到接近少数民族地区的定边,称三边公学。1945年2月,原0城川工委改为0伊盟工委,民族学院也迁至城川,改称为城川民族学院。后,在党的关怀下,在……[详细]
发布时间:2024-10-18
-
鄂尔多斯野生动物园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境内,于2010年启动建设,并于2012年7月28日正式对外营业,2013年9月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园区总占地面积12平方公里,充分利用原始地理形态因地制宜进行功能布局,具体分为核心展示区、周边生态绿化区两大区域,是全国规模最大建设最为完善的大型动物观赏景区。按照动物生活习性将核心展示区分为科普区、特色动物区、车行动物区、精品步行区四大展……[详细]
发布时间:2024-10-18
-
鄂尔多斯青铜器博物馆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市区中心,是一座二层建筑,入口处有“青铜器博物馆雕刻成的石头大字,具有美观性。鄂尔多斯青铜器博物馆是世界上收藏鄂尔多斯青铜器数量最多、品种最全、研究价值最丰富的博物馆。从19世纪末开始,在中国北方长城沿线地带陆续出土了大量以装饰动物纹为特征的青铜及金、银制品,由于以鄂尔多斯及其周边地区发现的数量最多、分布最集中,也最具典型性,因此被称作“鄂尔多斯青铜器……[详细]
发布时间:2024-10-18